沙坡头区滨河镇:提升综合减灾能力 筑牢生命安全防线
近年来,滨河镇认真贯彻落实自治区、中卫市和沙坡头区关于综合减灾的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,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,齐心协力抗疫情,强化措施抓治理,综合整治保安全,已成功创建全国、全区综合减灾示范社区7个,5年以来辖区内未发生重特大安全生产责任事故。
一、压实“两个”创建责任
一是压实主体责任。落实“党政同责、一岗双责、齐抓共管、失职追责”工作要求,召开党委会、专题会、集中例会对创建工作进行安排部署6次,对创建任务再压实再推动。同时,将创建工作与日常管理结合起来,统筹资源,综合施策,全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、队伍建设、科普宣传、安全生产、应急演练等工作,指导新墩花园社区、光明社区成功创建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,以点带面、全面推动,切实提升镇域综合减灾能力。二是落实直接责任。将村居综合减灾能力和基层治理、网格化管理和公共服务等有机联合起来,提上重要议事日程,做细做实应急准备。加强综合减灾教育宣传,定期走访摸排社区脆弱人群,协助行业主管部门定期开展安全隐患检查,最大程度提升社区的综合减灾能力。
二、筑牢综合减灾“三个”支点
一是强化制度建设。坚持发挥党委的政治引领作用,建立完善党委联席协调机制和灾害风险定期排查制度,及时完善预案编制,建立事故隐患清单和脆弱人员清单,定期组织医疗、社会组织等人员开展地震、消防、洪涝灾害应急演练,把综合减灾与网格化管理相结合,把隐患整治、宣传教育、应急力量落实到每一个网格,充分组织调动各方力量参与综合减灾工作,凝聚起强大的综合减灾合力。二是强化队伍建设。滨河镇配备2名综合素质较高的干部担任专职应急管理人员,村居设有1名灾害信息员,承担工作统筹、灾情信息报送等工作。建立建强以安全生产、综治、民兵等力量为主的滨河镇综合救援应急队伍,以楼栋(单元)长、党员(居民)代表、企事业单位职工等为主的应急志愿者队伍,与消防大队、应急管理局等相关单位密切配合,有计划开展业务培训和先进技术装备的推广应用,提高基层发现、处置灾害风险隐患的能力。三是强化基础设施建设。针对滨河镇辖区内防汛抗旱、地质灾害、抗震减灾等灾害风险隐患,综合利用公园、学校操场、广场等设置应急避难场所,高标准建设滨河镇应急消防站。积极协调、持续加大社区医疗救护站、微型消防站等资源的投入力度,建设应急物资储备库1个,储备一批发电机、灭火器、应急救援包,引导居民群众、企业、社会组织等储备逃生绳、灭火器、手电筒、常用药品等应急物品,推广使用家庭应急包,扎实配合推进新花园老旧小区改造、城北村村道硬化等项目工程,提高应急能力,提升住宅安全,降低内涝灾害。
三、落实“四项”风险防范措施
一是加强综合减灾科普宣传。通过打造科普长廊、防灾减灾科普馆、消防驿站、设立综合减灾宣传栏,推送微信公众号,在社区、小区醒目位置设置应急疏散指示牌、应急避难疏散图、社区灾害风险地图等,营造浓厚的宣传氛围。同时,统筹防灾救灾演练、志愿者服务活动、文艺演出、教育培训等活动,为中小学生、老年人、残疾人等不同社会群体提供不同的宣传教育服务,不断增强群众防灾救灾意识。二是加强监督检查。按照“全覆盖、零容忍、严执法、重实效”的要求,加大对城边村、老旧小区、中卫商城、向阳步行街、加油站、“三合一”场所等重点场所的安全检查力度,确保人民群众人身财产安全。三是加强灾害事故预警。围绕重大节日、灾害事故易发时间节点等进一步安排好应急预警工作,加强防汛防火防风等灾害的值班值守、实地巡查,严格执行领导干部带班、关键岗位24小时值班制度和事故信息报告制度,确保早发现早响应早处置。四是加强问责力度。严格落实问责追责相关制度,对失职渎职、违法违规行为给予严厉处罚,推动综合减灾工作落到实处。
下一步,滨河镇将继续努力,按照创建标准加强组织管理,加大隐患治理、完善物资保障、增强队伍建设、科学预案编制、加强宣传教育,统一规划、全面部署,以点带面,进一步夯实推进综合减灾示范县重点任务落实及示范社区创建工作,为建设综合减灾示范县做出新的贡献。